一、家长、教师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引导
幼儿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离不开家庭的熏陶,也离不开老师的引导。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在饮食方面,家长对孩子比较“松弛”孩子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不爱吃的干脆就不吃,总是由着孩子说了算。所以,我认为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少不了师的耐心教育,同时也需要家长的配,协调,家长和幼儿驾驶实施同步教学,从而使孩子更快更有效的养成好习惯。
二、 巧用游戏方法培养幼儿餐前洗手的习惯
手是人体接触外界最多的部位,也是做容易受到污染。特别是孩子,天生好动,他们常常在吃东西之前忘了洗手,这样很容易把病菌带到嘴里,所以我们要经常提醒孩子,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手脏了要洗手的习惯,并保持小手的干净。同时要让幼儿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刚开学时,我总是发现班上有个别孩子的洗手方法不正确,摸了肥皂就冲掉,这样没有洗掉手上的细菌。所以,孩子们在每次洗手前,我总是唠叨着,边示范给孩子们看:卷起袖子,打开水龙头、充分冲湿双手,摸肥皂,手心、手背、手腕搓-搓,用清水冲掉、关掉水龙头、双手合拳甩- -甩,用毛巾擦干。就这样,孩子们在手把手的引导下,使每位孩子都学会了正确的洗手方法。
三、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引导幼儿常规进餐
孩子总是喜欢问一些有趣、生动的游戏活动,根据幼儿的心里特点,而单单和他们说道理他们不能理解也不感兴趣。在教学中,我经常采取讲故事、做游戏等的方法, 来鼓励幼儿初步了解每天按时定量进餐的重要性。例如,我经常利用“娃娃家”这一孩子们十分喜欢的游戏来教导孩子如何正确使用餐具,喂小宝宝吃饭,比一比谁当起”爸爸”“妈妈” 来最像,并在教学中用各种轻松、风趣的形式通过故事《胖胖和瘦瘦》,使孩子们懂得挑食的孩子又瘦又小,样样都爱吃的孩子长的又健有壮。
上一篇:爱模仿的孩子
下一篇:怎样去教幼儿、怎样主动和幼儿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