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原则一: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没有一个儿童不好动,也没有一个儿童不喜欢做,他自己动手就可以得到肌肉运动的快感。生活中有很多练习的好机会,他做过了,就有了自己的感受,就建立了跟外部事物之间的联系。在学校里的一切活动,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自己动手即是做,做了就与事物发生了直接接触,就得到直接的经验,就知道做事的困难,就认识事物的本质。要知道做事的兴趣越做越浓,做事的能力越做越强。陈鹤琴说:“‘做’这个原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一切的学习,不论是肌肉的,不论是感觉的,不论是神经的,都要靠‘做’的。”“所以,凡是学生能够做的,你应该让他自己做。”
二、坚持原则二: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
一切教学不仅仅要在“做”上打基础,还应当在思想上下功夫。最危险的就是儿童没有思考的机会。思考是行动之母,思考没有受过锻炼,行动就等于盲动,流于妄动。各种教学你都不应该直接告诉儿童种种的结果,应当让儿童自己去实验、去思想、去求结果。教师的责任是从旁指导儿童怎样研究、怎样思想,越俎代庖是教学中的大错,直接经验、自己思想,是学习的唯一门径。
三、坚持原则三: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
要让儿童获得某种行为或品性,就要有针对性地用适宜的方式去教儿童,让儿童学得有效,真正能通过学习获得这种行为或品性。尤其是应该让儿童在行动和体验中去学习,很多行为的获得,讲解并没有实际的用处,必须在体验中学习。如游泳、炊事及得体的说话均是如此,一定要使他们在适当的自然、社会环境中,得到相当的学习
四、小结
课程改革目前的发展前景良好,我们要在今后的一日生活从中不断学习和进步,我们要学习陈鹤琴的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活教育充分体现了陈鹤琴的创造精神,即努力学习和研究西方的教育思想,又能立足中国实际,脚踏实地、深入实验,探究解决中国问题的中国方案。
上一篇: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