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正文

幼儿园野趣混龄户外活动的建构与组织
发布者:王颖   发布时间:2022/1/5 14:50:38   浏览次数:1036

根据我园的园本特色与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需要,在明师课堂上我学习了关于幼儿园野趣混龄户外活动的建构与组织。如今,大部分的幼儿会把户外活动和户外运动分别来进行设置,我们这样的理解与安排一定是最好最合适的吗?户外运动怎样做才是开放性?开放性的意义和价值到底体现在哪里?

通过学习,我知道户外活动是孩子在园一日活动版块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规程》、《纲要》和《指南》中也明确对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有这样的要求“每天的户外活动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不少于一小时”可想而知,户外活动的重要性。

在实施中我们还应把握这样几个方面: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性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开放性户外活动要因园制宜,动态发展基于儿童出发的诱导行为;围绕儿童展开的观察解读;获得儿童认同的支持策略。转变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形态,教师主导活动转变为幼儿自主游戏,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凸显游戏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并且抓住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野趣”让孩子面对更多的挑战把空间、环境、材料还给孩子重视体验性学习活动中的学习是幼儿主动建构认知和能力的过程注重幼儿的自我认同感、存在感、自我价值感的体验。

第二个关键词是“混龄”相对于过去的混班以及传统的跟班走我们将全园幼儿全开放可以自由选择活动材料、活动内容和活动伙伴。

第三个关键词是“教师的角色”教师在活动是观察者、组织者和安全维护者这是我们户外活动中的三类角色通过观察者的观察之后提供适宜的支持策略组织者是幼儿户外活动的玩伴实践支持策略的跟进是否有效协助安全维护者一起促进幼儿自护和他护后面我会有具体的照片案例重点讲述户外活动中的三类角色。